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本區古為台江內海,台江內海為17世紀台灣南部的一座大潟湖,簡稱台江。此湖位於台南海岸邊,是為台南市外海沙洲與海岸線中間所圍繞而成,長度約為數十公里。而內海中最大島嶼為大員。

荷蘭人在17世紀抵達時,今臺灣的西南部仍為成群羅列的洲潟海岸。進入清領時期,潟湖因曾文溪改道等因素而日漸淤積。原台江內海淤積後,最普遍的用途是闢為魚塭。在日治時期時,抵達海濱的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尚需要竹筏。但台南市政府則於1990年代開發第五期重劃區,填平魚塭及遷移市政府至此後,目前已成一片市區至億載金城為止。

台江內海較大的遺跡是四草湖及鯤鯓湖。前者匯流鹽水溪、竹筏港、運鹽古運河、嘉南大排等河川,在安平及北汕尾之間出海,也是昔日安平舊港的所在地;後者則於戰後改建成為安平新港。

 

 §臺江地名考


 對照西方人1623年所繪大員港圖,「魍港、加老灣、大員…」大抵是圍繞在今天臺南市西海岸一帶的沙汕,這些沙汕所包圍的內海,形成一個「大灣」,狀似鯨背、龜殼,成為航海者的靠岸、避風港。這個大灣,清雍正年間才命名為臺江,始見於1722年藍鼎元所寫的《東征集》。


乾隆十一年(1744年),范咸《重修臺灣府志》正式將「臺江」地名收錄在府志中,南至七鯤鯓,北至蕭壠、茅港尾。

資料來源:摘錄自吳茂成著《臺江內海及其庄社》

 

 

§臺江水系

 

臺江多溪多水。


溪有曾文溪、鹽水溪、鹿耳門溪,水就屬水圳最美,總長87公里,四通八達,滋潤這片菅芒地,可說是臺江水路長城。


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當時稱為灣裡溪的曾文溪,因一場暴雨洪潮,自菅寮第一次改道,新浮埔溪就是曾文溪第一次改道後的殘跡。


新浮埔溪發源於今日的菅寮、海寮的曾文溪排水線,向西南經公親寮、新寮,穿過十二佃之後,在公塭子南方,今日成大水工所東側南轉,斜從本淵寮、海尾寮前的溼地、魚塭處,匯集本淵寮排水線、西總排水線、海尾寮排水線,過今日西濱公路之後,一起在海尾寮西側的下六分、九分子、圓塭合流,注入四草湖,亦即大港口。


曾文溪排水線的流路,在成大水工所東側南轉,形成大曲流,將近九十度,西北方不遠處的北汕尾路,即是鹿耳門溪,昔日被鹽田隔開。


1904年的臺南與鹽水港兩廳的分界線,應該是沿著新浮埔溪而設。公親寮到十二佃之間的河道,則是伴隨著公學路而流,除了十二佃及中崙在臺南廳內之外,菅寮、海寮、新吉及公塭、溪南寮、學甲寮皆在鹽水港廳境,也就是在舊曾文溪河道的北岸。


新浮埔溪另一支西流入於蠔売港,從《臺灣保圖》西港附近水勢來看,這條新沖之溪,應是今日的七股溪。


新河道循著西港仔、含西港的港道,從西港南方、蠔売港北方,西流匯入港墘溪,與南邊的新浮埔溪、曾文溪,合沖出南七股的新生海埔地,圍出今日的七股潟湖內海。

當時府城右分水第一條為「德慶溪」,在水仔尾,今日成功路金安宮之後;第二條右分水則是「新港溪」,於柴頭港入海。新港溪於同治八年(1869年)改稱為鹽水溪。


府城第三條右分水為曾文溪,曾文溪自菅寮以下的河流地景,出現二叉,類似樹枝狀、蜿蜒河道,已進入淤積區,容易氾濫成災,形成洪氾平原。


曾文溪、新港溪下游的溪口、港道地景,道光三年之後,「鹿耳門」潮漲水只二、三尺,僅容竹筏往來,安平大港亦淤淺,小潮水深五、六尺,大潮深七、八尺。


道光廿二年(1842年)因為海漲暴作,郡城西門外鎮渡頭海口湧為沙洲,一片坦途直達安平。安平大港一路往南遷,這片沙洲溼地也一直西進,成為今日的五期重劃區、安平工業區。


資料來源:摘錄自吳茂成著《臺江內海及其庄社》

 

§台江十六寮


【台江十六寮】是台南市安南區的前身,且這個名詞的由來,是見證台江內海滄海桑田的最佳佐證。形成於古曾文溪和台南台地之間的海域「台江內海」,簡稱台江、或稱內海,是濱臨外海沙洲及陸地所圍成的潟湖,在台灣歷史發展上具舉足輕重的地位。在1626年福爾摩沙荷蘭人港口描述圖和清之方志,著有與台江內海相關之地形圖與文字敍述;如在1747(乾隆12年)重修臺灣府志(范志)中撰文為:「在縣治西門外。大海由鹿耳門入,各山溪之水匯聚於此。南至七鯤身,北至蕭壠、茅港尾」(卷一/封域/山川/臺灣縣)。台江內海外受黑潮支流由南向北及沿岸流影響,加上季風影響形成的沙丘,構成一個外洋與內海的世界。外洋是黑潮和海底地形所形成的強勁水流黑水溝。


台江浮覆陸化滄海桑田的大變遷是自西元1823年(清道光3年)7月,台灣大風大雨,帶來超豐沛水量,造成嚴重的土石流,河水挾著土石氾濫成災,及曾文溪(上游稱灣裡溪、下游名漚汪溪)數次的改道,造就了今日安南區大部分的土地,雖然土壤鹽分甚高,不利一般農作物生長,不過仍紛紛吸引墾民湧入搭寮建廟、築堤闢塭,使曾經汪洋浩瀚的台江內海,逐漸化為魚塭園田,隨著移民不斷的增加,開始出現了大小不一的聚落,這是由北而南、由東向西流動遷徒的「二次移民」,連帶將其原鄉宗教文化、族群認同等意識形態帶到了新墾地,而有「台江十六寮」的誕生,同時亦有「菅仔埔」之稱,因形成一片陸化海埔地,綠色先驅植物菅草、菅芒,會在此地先大量生長,菅芒花迎風搖曳時水煙土塞、水波不在,它亦是拓墾者搭建草寮的主要素材,故而安南區這一大片的新生地,菅仔埔是當時的代名詞。


台江十六寮包括的地區眾說紛云,所以台江十六寮以廣義而言是泛指今日的台南市安南區51里(見參考網址)。而較為民間流傳諺語中對台江十六寮之詮釋是:

「安身立命起草寮,台江出名十六寮,中洲、五塊、公親寮,和順、南路、陳卿寮,總理府衙溪頂寮,草湖、布袋嘴、新寮,總兵鎮守總頭寮,學甲、溪南、溪心寮,鹽田官衙本淵寮,大道公廟海尾寮」。


與1920年(日大正9年)的行政劃設雷同,七庄十六寮同屬台南州新豐郡安順庄:

和順寮庄(和順寮、五塊寮、中洲寮)、安順寮庄(溪頂寮、南路寮、陳卿寮、草湖寮、總頭寮、新寮、布袋嘴寮)、溪心寮庄(溪心寮)、海尾寮庄(海尾寮)、媽祖宮庄(本淵寮)、公親寮庄(公親寮)、學甲寮庄(溪南寮、學甲寮)。而土城區域三庄(土城仔庄、青草崙庄、十份塭庄)於當時是劃設為台南州北門郡七股庄,直到1938年(日昭和13年)土城區域三庄才劃入安順庄。

1945年(民國34年)臺灣光復,臺南州回復臺南縣(註 1),新豐郡安順庄改為新豐區安順鄉。

1946年(民國35年)3月10日,安順鄉奉令劃歸臺南市管轄;為茲紀念,取安順之「安」與臺南之「南」,合稱為「安南」區。


目前台江內海縮小至現在的內海仔「七股潟湖」。所以七股潟湖是台江內海的最後僅剩的遺跡,位於曾文溪出海口處,外有沙汕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等與台灣海峽相隔,並與安南區之土城與四草建構了優質的水鳥生態環境景觀,現有掛牌於2009.12.28的台江國家公園為台江內海的歷史文化、地理變遷、生態保育持續傳承下去,無形中使台江十六寮之名詞也響亮起來在安南區中流傳著。

 

§細說台江

原住民考古期的台江

荷治時期的台江

清領時期的台江

東寧王時期的台江

日治時期的台江

戰後的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