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鹽水溪口濕地
本濕地位於鹽水溪出海口,北側毗鄰四草濕地A2區,自鹽水溪大排北堤起,南至安平堤防止,東以省道台17線及大港觀海橋為界,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面積總計635公頃。
近幾年,中白鷺在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繁殖,並建立新的族群;台南市鹽水溪口的紅樹林區,也發現大白鷺及中白鷺有營巢的現象。另外,台灣博物館學刊第58卷曾報導在此溪口採集到台灣花瓣蛤為一雙殼綱的新種。
其內之生態資源有,瀕臨絕種的種類:東方白鸛、黑面琵鷺;珍貴稀有的種類:澤鵟、魚鷹、紅隼、小燕鷗、畫眉;應予保育的種類:紅尾伯勞、禾葉芋蘭。
相關連結至台江國家公園
2.曾文溪口濕地
為國際級濕地,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北起頂頭額沙洲國聖燈塔(七股燈塔)、南堤堤防及七股海埔堤防,南至曾文溪南岸青草崙堤防,東以省道台17線(國姓大橋)為界,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面積總計3,218公頃。
曾文溪發源於阿里山脈,標高2,609公尺;主要支流為後堀溪、菜寮溪及官田溪。流域面積約1,176平方公里,幹流長度約138公里。位於台灣西南部的曾文溪口,由於上游帶來豐富的營養鹽,成為一個各級生物群聚的棲息地。每年10月起,吸引黑面琵鷺自韓國等地飛來過冬。範圍包括農委會公告的台南市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台南市曾文溪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其包含之生態資源,瀕臨絕種的種類: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諾氏鷸、遊隼及草鴞;珍貴稀有的種類:小燕鷗、鳳頭燕鷗、唐白鷺、黑鸛、白琵鷺、鵠(刪除)、花臉鴨(巴鴨)、松雀鷹、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澤鵟、魚鷹、紅隼、短耳鴞等;應予保育的種類:半蹼鷸、燕鴴、紅尾伯勞。沙岸指標鳥種東方環頸鴴,以及沼澤區的指標鳥種高蹺鴴及反嘴鴴等。
相關連結台江國家公園
3.曾文溪口漁塭
屬保護區的魚塭,曾文溪口東魚塭地區為黑琵重要棲息地,裡面有一片長滿紅樹林的區域,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
相關連結台江國家公園
4.四草溼地(野生動物保護區)
濕地存在於水域與陸域之間的交會地帶,經常或間歇的被潮汐、洪水淹沒的土地,一般可區分為沿海濕地與內陸濕地。台江的生態屬於沿海濕地,是隨著海洋潮汐運動而存在的濕地生態體系。
濕地具有過濾污染物的功能,當河水挾帶著污染物流經濕地時,濕地上的水生植物,會使水流速度減緩,吸附重金屬,且讓污染物沈澱在濕地的底部,並藉著植物留存氮和磷,來預防水質優氧化。這些植物還可將太陽能轉換微生物量及製造氧氣,來提供魚、蝦、森林、野生動物賴以維生的養分。
濕地上的紅樹林,可防風以降低強風對陸地地上物品的直接傷害。紅樹林的根有防止海岸侵蝕及流失的功能,其豐富的地下含水層還可避免海水入侵,防止地下水鹽化。除了是提供野生動物和魚、貝、蟹類棲息地、調節洪水、淨化水質,生產天然物這些功用外,其特殊景觀還可作為休閒觀光和自然教學。
96年內政部營建署進行「國家重要濕地評選」,由評選小組委員參照「拉姆薩公約判定國際重要濕地準則」針對全台75個濕地進行審查,評選項目及權重為:生物多樣性(50%)、自然性、代表性及特殊性(30%)及規劃合理性(20%)。評選結果「國際級濕地」2處、「國家級濕地」41處及「地方級濕地」32處。
本市「四草濕地」(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及「曾文溪口濕地」符合「拉姆薩公約判定國際重要濕地準則」之準則6:經常有超出族群個體1%的某一種(或亞種)水鳥出現的濕地,均獲評為「國際級濕地」,以及「鹽水溪口濕地」亦獲評為「國家級濕地」,足見市府與相關保育團體的合作與努力,讓濕地的保育成果獲得所有專家學者的肯定,亦提升了台南市的生態保育形象。
5.紅樹林保護區
四草大眾廟後方排水道的紅樹林區,過去曾是全台最集中的欖李純林,台灣省政府在民國七十七年將這條水道劃為紅樹林保護區,是台南市最佳的紅樹林自然觀察區,在不到兩百公尺的水道旁,分佈著三種紅樹林植物:最多的海茄苳,次為最耐鹽的欖李,五梨跤只有幾棵,在這三種紅樹林植物區與步道間,有水泥護欄圍著。
觀察四草紅樹林,可以先從大眾廟後方的小坡上瀏覽全區,俯瞰紅樹林的樹冠層,並能清楚的看見紅樹林間活動的鳥類;紅樹林保護區的魚塭的紅樹林潮溝可以看見招潮蟹有六種,在紅樹林蔭下的可以見到三角、紅豆、窄招潮等,雖然只有四科22種,但是卻相當集中,在大眾廟東邊的水道中還可以看到彈塗魚。
6.海埔地與沙洲
臺南沿海海岸陸棚平緩,加上由西海岸出海河川輸沙量很大,且因地形與地質的關係,入海時河流流速驟減,所夾帶之大量泥沙淤積於河口附近,加上風、潮汐、波浪等作用,河口逐漸淤積且向外隆起,形成自然的海埔地或沙洲。在近岸地帶形成寬廣的近濱區潮汐灘地的同時,另一方面在碎浪區形成一連串的離岸沙洲島,形成另一特殊海岸景觀。
「海埔地」全稱為「海埔新生地」,係指在海岸地區經自然沉積或施工築堤涸出之土地,廣義而言,泛指臨海地區淺灘處表露的新生土地。除了自然沉積生成的海埔地之外,另外一種經施工築堤而成的海埔地,則是肇因於國家土地政策、經濟發展的需求或地理環境之需要時,由中央主管機關權衡設置而開發的人工海埔新生地。
1970-1980年代,在七股地區陸續開發了2,000多公頃的海埔地。這些開發而成的海埔新生地,有些開發成鹽田;有些規劃為養殖漁業魚塭用地,其中以七股區的虱目魚養殖漁業規模最大,造福了無數的漁村家庭;另外,曾文溪北岸的300公頃海埔地,被列為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年吸引大批的遊客前來一睹黑面琵鷺珍貴的生態奇景。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內,由北至南分別有六個沙洲地形,分別為青山港沙洲、網仔寮沙洲、頂頭額沙洲、新浮崙沙洲、曾文溪河口離岸沙洲及臺南城西濱海沙洲,近年來因遭受海浪與開發之影響,沙洲正以每年25-100公尺的速度退後中,並遭受侵蝕。
相關網站連結:台江國家公園
7.四草湖
8.鹽田生態文化村
鹽田生態文化村位於「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的「A2區」內,面積約16公頃的中央島區土地上的「南寮鹽村」。土地大部份原屬於台鹽的「台南安順鹽場」,已完成舊鹽民16戶偽裝展示館、溼地生態展示館、鳥訊解說館及台江鯨豚館。
四草名稱的由來一說是過去「四處」長滿「草海桐」而得名,另一說江內淤積而長滿草海桐的四塊沙洲而得名。四草溼地最早是臺江內海南端的北汕尾(位於安平北方臺江外海鹿耳門之南)及南汕(安平及七鯤鯓列島統稱),1823年(清朝道光3年)暴雨導致氾濫使曾文溪改道,其上游沖刷大量泥沙使台江內海日漸淤積形成海埔新生地,同時將臺江內海分成三個鹹水潟湖,分別為鯤鯓湖(已闢成安平港)、四草湖(現在大眾廟附近)、七股潟湖。
此後四草湖形成沼澤後再被開發成鹽場與魚塭,當地民眾在溝渠內種植紅樹林保護堤岸,長久以來形成多樣性的紅樹林生態。隨著產業變遷,鹽田漸漸荒廢,但是四草溼地營養鹽豐富的底泥,依舊給予浮游生物、魚蝦貝類優渥的生長環境,加上四草位於東亞候鳥遷移的路線上,因此每年吸引大量候鳥在此棲息,成為愛鳥者眼中的賞鳥天堂。
9.潮溝
鹽田、魚塭水的來源就靠潮溝引水而入,在潮溝兩旁聚集廣大濱海植物,如紅海欖、欖李、海茄苳、海馬齒、苦林盤、土沉香、毛西番蓮、馬鞍藤、黃槿、銀合歡等,因具定砂、護岸功能,亦是秧雞科、鷺科、鷸鴴科及陸域性鳥類的天堂。在溪流、潮溝的水域裡可見到小白鷺、栗小鷺、黃小鷺、翠鳥、灰胸秧雞、紅冠水雞、白腹秧雞、小水鴨、琵嘴鴨,還有一些鷸鴴科鳥類。陸域性鳥類在這類濕地環境中有翠鳥、野鴝、黃尾鴝、棕背伯勞、紅尾伯勞、極北柳鶯、大葦鶯、紅鳩、喜鵲等。
10.府城天險
位在台南市安南區的鹿耳門溪,是西元1661年鄭成功登台航行的水道,後來台江內海淤積,變成陸地。在這裡還可以看到聞名遐邇的「鹿耳夕照」,再黃昏時刻來可看到晚霞和成黃色的太陽下山,沒有建築物的遮蔽,日落過程盡收眼底。還可參觀位於出海口的「四草保護區-溼地保護區」自然景觀。
11.山海圳綠道
安南區沿線約15公里,已修築完成,沿途有濃密大樹提供良好遮蔭,與一般汽機車分道使用,安全漫步其上,可自臺灣歷史博物館兩側種滿烏臼樹的林蔭綠道開始,跨越柔美白色的自行車橋,沿線經過廟宇、商店街(路過)、科工區、生態保護區、濕地至出海口,沿途可見漁塭或蚵棚設施,呈現在地以養殖漁業維生的獨特人文景觀。
山海圳綠道過了臺十七線即將抵達終點,即是鹽水溪口濕地,此處設有觀景平台,可飽覽河、海交會遼闊風光、遠眺對岸的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白色建築,在溼地觀察紅樹林區豐富的林相、尋找各類招潮蟹,遇見鷺鷥營巢,及數量眾多鳥類覓食後歸巢的盛況,黃昏時分,夕陽灑落海面的粼粼波光相伴左右,以此友善環境的緩慢旅行方式,體驗美不勝收的大臺南山海生態與城鄉風貌。
12.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計畫範圍涵蓋海、陸域,計畫總面積39,310公頃,陸域範圍面積約4,905公頃,包括臺南市境內七股潟湖(青山漁港南堤以南、七股潟湖堤防以西)、台61線預定道路以西之黑面琵鷺保護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海岸防風林、鹿耳門溪周邊及嘉南大排與鹽水溪所圍塑之公有地區域。海域部分範圍面積約34,405公頃,包含沿海等深線20公尺區域及漢人先民渡台主要航道中東吉嶼至鹿耳門段。
台江國家公園計畫分為5種分區;生態保護區包含黑面琵鷺保護區及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計4處,合計面積約636公頃;特別景觀區包含網仔寮沙洲區、頂頭額沙洲區、七股重要野鳥棲地區及濕地景觀區等,計7處,合計面積約1,342公頃;史蹟保存區包含南、北竹筏港溪區及四草砲台區,計3處,合計面積約20公頃;遊憩區包含六孔碼頭服務區、南灣碼頭服務區,計2處,合計面積約38公頃;一般管制區包含七股潟湖區、城西保安林區、鹿耳門溪沿岸區、鹽田生態文化村及3處漁塭區等,計7處,合計面積2,870公頃。
相關網站台江國家公園
地址:70841台南市安平區城平路2號|電話:06-3910000|E-Mail:tjnpmail@cpami.gov.tw
13.台江生態文化園區
台南的後花園,台南最年輕的土地。有大片的魚塭、鹽田,加上紅樹林、鳥類等生態資源、空氣清新的「台江」,為台南最具自然之美遼闊土地。
晶白的鹽田在陽光下閃耀,遠來的候鳥在天空飛翔,坐在管筏感受著陽光從茂密的紅樹林中透進來的驚喜,小朋友歡樂的體驗漁家風情,這就是台江生態文化園區。
台江文化園區不同於台灣西部其它縣市的濕地,不只是自然生態,且具有古戰場的歷史遺跡,又能真實重現鹽田文化產業的所在。
在生態方面台江地區還有台灣沿海生態最豐富的溼地,不但有許多珍貴的紅樹林,和紅樹林交織成的罕見奇景「綠色隧道」,近年來,四草大眾廟和紅樹林保護協會等單位,為了讓民眾充分體會紅樹林生態之美,特別提供紅樹林膠筏之旅的服務,分別從大眾廟和四草大橋北岸出發,可提供遊客相當難得的紅樹林探險經驗。溼地的魚蝦、貝類和底棲生物,也吸引大量的候鳥來此覓食,其中鷸科、鷗科、鷺科和雁鴨科等較為常見,連珍貴的黑面琵鷺也常在此現身。
台南市鹽田生態文化村則是此區的明日之星,這裡由昔日南寮鹽村改變的鹽村原為安順鹽場,小小的村內竟設有場務所、醫務所、福利中心、警察局、鹽民宿舍,甚至有自己的學校,早年的電影「鹽女」亦在此取景拍攝。雖然鹽場已停產,但在政府和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鹽村已轉型為鹽田生態文化村,重新找來老鹽民曬鹽、生產極具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品,開發觀光,到此一遊即可飽覽昔日鹽村風華。
另外廣義範圍北至曾文溪口,可納入台南市兩大重要的媽祖廟-土城聖母廟及鹿耳門天后宮,而靠近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A3區,除了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防風林外,亦有城西焚化爐為回饋鄉親所設置的全方位水上設施,更在去年夏天推出後廣受好評。
走一趟台江文化園區,除了生態教育更有歷史深義,可說是適合全家生態之旅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