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一.鳥類
(一)鷺科
1.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Platalea minor)屬朱鷺科的稀有大型涉禽,其體長約74公分。外型最大的特徵是扁平如匙狀的長嘴﹐極似中國樂器中的琵琶,連同臉部都是黑色的,因而得名,另由於其活動時姿勢優雅,而有 「黑面舞者」的美稱。其通常出現於海岸、河口、沙洲等淺水地帶。白天是黑面琵鷺的休息時間,黃昏以後,覓食活動才較為頻繁。黑面琵鷺大多採集體行動的方式覓食,大夥兒一起將長而扁平的嘴巴伸進水中掃動,掃中魚蝦後順勢往上一拋,再張口接住,成為極有趣的景象。平時除了睡覺和覓食外,黑面琵鷺也會互相嬉戲,或利用海水洗洗澡,彼此整理羽毛。

黑面琵鷺在世界上的分佈範圍,亞洲東部沿海、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及越南。繁殖於中國遼東半島至朝鮮半島間的無人島嶼;屬於遷移性的候鳥每年五月至九月間在北韓、中國東北一帶繁殖育鶵,十月至 翌年四月則飛至中國東南沿海、台灣及越南等地渡冬。

黑面琵鷺
 
2.白鷺鷥

小白鷺,廣泛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馬拉加西,東至中國、台灣和日本,南達澳洲;除了在歐洲為夏候鳥,冬季南遷至非以外,其餘大抵為留鳥。

在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地、丘陸或低山丘,大都見於西部,在東部較少見其蹤影。活動於海灘、河川、湖泊、溪澗、沼澤或池塘等亂覓食魚蝦。

白鷺巢,通常均粗拙簡單,以竹、樹枝為材,雌雄共同築巢、孵卵及育雛。

小白鷺,嘴和腳黑色,腳趾為綠黃色;宅鳥腳趾則帶暗紅色;為在野外之辨識特徵。

中白鷺,分布於朝鮮、日本、中國中南部、印度、錫蘭、緬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婆羅州、巽他群島、新幾內亞以及澳大利亞,在硫黃群島亦有分布;在臺灣為普遍的冬候鳥,部份為留鳥。尤其位於大肚溪口之彰濱工業區海邊數量不少,夏天亦可見一些中白鷺在活動。

中白鷺體型略大於小白鷺,嘴部冬天是黃色,夏天呈黑色,腿及趾皆為黑色。蓑羽有18~27根,長31.5~39公分,超出尾羽達7.6~18.5公分。此蓑羽於秋季則會脫落(黑田,1934)。牠們常和大白鷺、小白鷺混群,在河岸和海邊沙灘、沙洲、魚溫、池塘、排水溝、水田等各種水域覓食;以小魚、螺、蟹等為食。
大白鷺繁殖地,北自西伯利亞東部烏蘇里地方沿岸南部、中國東北部吉林長白山,冬季南遷越冬於中國中南部、西藏、海南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與其群島、菲律賓、婆羅州,南達澳大利亞;在臺灣為普遍的留鳥或過境、冬候鳥。
大白鷺是體型僅次於蒼鷺的大型鷺鳥,頸部細長而彎曲;嘴部冬天呈黃色,夏天為黑色;蓑羽超出尾羽達15.6公分,有48~54根(黑田,1934)。
在蘭陽溪口、淡水河沿岸、大肚溪口等濕地或附近水田,常見與中、小白鷺混在一起活動。步行時亦常縮著脖子,緩慢的前進。多與其他鷺鳥集體營巢,巢以樹枝堆集而成。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如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小魚、蝦、蟹、蝌蚪、蛙等。

相關網站連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白鷺鷥 白鷺鷥

(二)鷸鴴科

1.大杓鷸

台江地區鷸鴴科水鳥數量龐大,他們在河口及浮覆地覓食的時段受潮水影響甚大,在鹽水溪和曾文溪河口退潮時,在泥灘地覓食的鷸鴴科水鳥種類和數量最多。

大杓鷸是鷸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所謂鷸蚌相爭就是指這些鷸科鳥類主要以海岸泥灘之底棲生物貝類、蟹類為主。
大杓鷸有長長彎彎的嘴喙,約有18公分以上,可以伸到泥灘地中搜尋捕獲可吃的多毛類、螃蟹等食物。下腹部與腰部為純白色,其餘顏色都是棕色系列的斑紋。

相關網站連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大杓鷸

(三)雁鴨科

1.小水鴨

小水鴨,繁殖於歐洲及亞洲中北部,冬季遷徙至南方避寒;非洲北部尼羅河流域、伊朗、印度、錫蘭、中南半鳥、海南島、台灣和菲律賓等地方為其度冬區。

小水鴨,為冬季移徙來台灣的最普遍之雁鴨科鳥類;尤其冬季在山區湖泊、水庫等水域寬廣的水面常能看到。從每年 9月開始陸續抵達台灣,11月至12月為最盛期,翌春3月底開始北歸,於4月底時大部份都已離開。

冬季時在海灘、寬廣的溪口、河川、水庫或湖泊見其成群飛行,結隊覓食、嬉水。白天大抵成群棲息在能見度良好的水上或岸上。
小水鴨之起飛,能沖天直上,飛行時,把頭向前直伸。 稻穀、草籽、田螺、福壽螺等為其主要食物。

小水鴨

2.白額雁

白額雁,繁殖於西伯利亞北極海岸到白令海峽、北美洲極北部、歐洲西部及格陵蘭西部。冬季南遷於中國、日本、印度和緬甸等北部、裏海、黑海、地中海、西至北美洲大部份地區,南至墨西哥灣。在臺灣地區為稀有的冬候鳥。

白額雁,廣布於中國各地方。生活習性與其他雁類一樣,每年入秋後成群遷成,多在夜間飛行,抵越冬地區後分散為小群活動。天氣晴暖時活動較為分散;陰雨、大風或冰雪等嚴寒日子,則於避風處集結成群,不太活動,飛行敏捷、靈活,且時時發出高亢的鳴叫聲。

主要以各種水草為食、有時亦吃穀類、種籽、菱白根莖及各種作物的幼葉、嫩芽等,對農作物造成損害(鄭等,1979)。
白額雁

3.白眉鴨

白眉鴨,繁殖於西伯利亞南部、蒙古、新疆西部、中國東北部及歐洲等地,冬季南遷於歐洲南部、非洲熱帶地區、埃及、伊拉克、伊朗、印度以至中南半島、西藏南部、華中與華南、海南島、日本、菲律島及印度尼西亞,偶而遷至澳大利亞及非洲南部等地避寒。

在臺灣春秋過境期常見於蘭陽溪口、關度五股濕地、大肚溪口以及龍鑾潭附近,且數量不少。為每年秋季和小水鴨為最早抵達之水鴨,滯留至10月底,則繼續南飛至越冬區,至次年3月候鳥開始北返時,才由南方回來,至4~5月仍可見牠們蹤影。

覓食於夜間,白天結群在河川沿岸,湖沼、海灘上休息。好吃水生動物。

白眉鴨

4.尖尾鴨

尖尾鴨,繁殖於歐洲、亞細亞中北部及北美洲;在亞細亞,天山、新疆、蒙古和中國東北,烏蘇里地方以及庫頁島等均為其繁殖地。度冬地達赤道附近,非洲蘇丹、肯亞、印度、錫蘭、華南、中南半島、台灣、菲律賓和婆羅州等都是牠們南遷避寒的地方。產於北美洲者,亦遷徙至中美洲哥倫比亞或夏威夷群島等,其分布範圍極為廣泛。

在台灣,每年秋季 9 月中旬至 10月上旬渡海而來,11月中旬為最盛期,翌春4月則北歸回繁殖地。

棲息於海灘、河川、湖沼等地,在濕地、沼澤、稻田濕地草原等處覓食。白天因為人為干擾較大,故大部份時間在海上或湖泊中休息
,而在黃昏人為干擾較少時,才能往濕地或稻田等地覓食。性雜食,植物性食物占多數。

常混在別種的鴨群中,善於飛行。
尖尾鴨

5.赤項鴨

赤頸鴨,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西自冰島、斯堪地半島、西伯利亞、東至堪察加半島;冬季南遷越冬於歐洲南部、非洲東北部與西北隅、埃及北部、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緬甸北部、中南半島、中國東南部、雲南、西藏西部、日本、南至加羅林和馬紹爾群島,亦偶見於格陵蘭與北美洲等,在臺灣為普遍的冬候鳥。

赤頸鴨,在臺灣北部淡水河沿岸,宜蘭地區為不普遍的冬候鳥,兩地冬度量很少。在大肚溪口,卻為標準的冬候鳥,其族群次於尖尾鴨、小水鴨,而和斑嘴鴨相近。飛得快而有力,並會發出響亮的叫聲。牠和其他鴨群共同棲息於彰濱工業區外的沙灘上。有時亦在沼澤,或較深的廢魚塭覓食。

主要吃植物,嫩芽、莖、根等;水稻成熟時期,即以稻穀為主食。

赤頸鴨公

(四)鷗科

黑腹燕鷗,全長25公分,翅展76公分。冬羽全身大致為灰白色,嘴、腳黑色,僅頭枕部及眼後灰黑色。夏羽則嘴暗紅色,腳紅色,頭至後頸黑色、背、胸暗灰色,喉及頸側白色,腹部轉變為黑色,尾灰白色,有淺叉。繁殖於中國東北部、興凱湖附近,冬季經中國東南部、台灣、南遷至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地避寒。

黑腹燕鷗有黃昏聚集飛舞的習性,根據鳥友王徵吉與黃俊賢的觀察,這種行為除了是族群在訓練亞成鳥飛行技巧外,並有共同警戒天敵與降低被獵殺時的稀釋效應,可能才是正造就如此盛大的黃昏飛舞場面的主因。黑腹燕鷗黃昏聚集飛行又可分為聚合期、飛舞期、分散期三大主軸:

1.聚合期:每到黃昏時分,一批批成千上萬的黑腹燕鷗就會由分佈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境內的漁塭覓食區分批高飛至北門潟湖高空五百公尺處,先到的黑腹燕鷗通常會在高空緩慢盤旋,等待遠方的夥伴。

2.飛舞期:當群聚的黑腹燕鷗數量達到兩至三萬隻左右,群聚的鳥群形狀就會開始改變,由一團烏雲飄蕩型轉變為龍捲風型或是漏斗型,形狀相當多變同時族群也有分開成兩大群各自飛舞成型的狀況,端看您觀賞的角度與鳥群領袖的帶領方向,最為精采的是密密麻麻的鳥群猶如「飛龍在天」般幻化做一條巨龍由高空高速向下俯衝的方式!等到鳥群衝到潟湖海面,就開始進入飛舞期的後段表演,每一隻黑腹燕鷗就成為了一架高速戰鬥飛機,開始進行海面的低空飛行閱兵典禮,鳥群會跟隨領袖的動作,在阻礙甚多的蚵架與漁舟上鼓動雙翼高速左馳、右翔、迴旋、翻滾,並於此時展現背部與腹部的黑色與白色變化,就是方向變化迅速,陣型仍能維持整齊劃一,這鳥類世界的生態奇觀真可教人歎為觀止。

3. 分散期:約莫進行十五至二十分鐘的飛行閱兵後,黑腹燕鷗就會放射狀的分飛散開至潟湖海面中央的蚵架上,先降落的黑腹燕鷗會發出響亮的krek krek叫聲,警告與捍衛晚到的黑腹燕鷗不得侵入其睡眠的地盤,當然搶奪地盤與未找到地盤的黑腹燕鷗則會一邊飛行一邊發出叫聲尋找床鋪,最後隨著天色昏暗,族群才會進入夢鄉。
相關網站連結: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黑腹燕鷗


二.招潮蟹

在四草濕地的招潮蟹有網紋招潮、清白招潮、北方呼喚招潮、臺灣招潮、三角招潮、四角招潮、屠氏招潮、粗腿綠眼招潮及糾結清白招潮、窄招潮等10種。而鹽水溪口是目前全臺灣唯一可以發現10種招潮蟹數量最多的地區。
尤其是臺灣招潮蟹更為臺灣特有種,臺灣招潮蟹喜居於高潮線下方土質堅硬黏性大的泥灘地,其築窩形式為高塔煙囪狀,為招潮蟹中非常特別的習性。
清白招潮謝 黃螯招潮蟹 萬歲大眼蟹
雙扇股窗蟹 招潮蟹 網紋招潮蟹
招潮蟹
 
三.紅樹林

紅樹林是泛指一些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及沿海潮間帶泥濘地的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由於紅樹林的生育地深受海水潮汐的影響,因此又稱「潮汐林」。紅樹林之稱「紅樹」是根據紅樹科植物的特徵,因其木材、樹幹、枝條、花朵均呈紅色,而樹皮可提煉出紅色染料,因而得名。

根據國際紅樹林組織(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angrove Ecosystem)所列依其生育型態可分為「真正紅樹林植物」(True Mangrove)與「半紅樹林植物」(Minor Mangrove)。真正紅樹林植物是指「只生活在河口潮間帶之木本植物,而且具有為適應環境而演化出的氣生根及胎生現象等」。半紅樹林植物則是指「能在潮間帶生長亦能延伸到陸生生態系的植物」。

台灣目前可稱真正紅樹林的植物有紅樹科的「水筆仔」、「五梨跤(紅海欖)」,與使君子科的「欖李」,以及馬鞭草科的「海茄苳」。

而四草大眾廟後方排水道的紅樹林區,是台南市最佳的紅樹林自然觀察區,在不到兩百公尺的水道旁,分佈著三種紅樹林植物:數量最多的海茄苳,次為最耐鹽的欖李及少數的五梨跤。在遊灠紅樹林的樹冠層除了能清楚看見紅樹林間活動的鳥類,還能在紅樹林潮溝、紅樹林蔭下見到招潮蟹,而在大眾廟東邊的水道中還可以看到彈塗魚。

「半紅樹林植物」也有人稱之為「廣義的紅樹林」或「紅樹林伴生植物」。屬於木本植物的有:土沉香、黃槿、苦林盤、欖仁、銀葉樹、穗花棋盤腳與棋盤腳等等。屬於草本植物的有:鹽定、鹽地鼠尾粟、濱水菜等等。由於紅樹林生長的環境多在鹽份較一般土地高的河口泥灘地或感潮帶,鄰近也常見海岸沙灘地,所以能在這樣環境中生存的植物也必須具有耐乾旱、耐鹽份等特性,也因此有人稱這些植物為「鹽生植物」。有些亦寄生或攀著在紅樹林樹上或防風林樹上,如:魚藤、毛西番蓮、濱菟絲子、無根藤等。

相關網站連結: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紅海欖(五梨跤) 水筆仔 欖李
紅海欖(五梨跤) 水筆仔 欖李
海茄苳 紅茄苳 細芘蕊紅樹
海茄苳 紅茄苳 細蕊紅樹